现代人眼里象征着文明的领带,是从古代日耳曼人的兽皮结演变而来的。
古代日耳曼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,为了取暖御寒常披着兽皮,为了把兽皮固定住,不掉下来,他们就用草绳把它扎在脖子上。到了17世纪中叶,法国的一支罗地亚骑兵凯旋来到巴黎闹市。他们个个穿着威武的制服,脖子上还系着一条围巾,颜色鲜艳,非常引人注目。巴黎爱赶时髦的人看到后纷纷仿效,也在自己的衣领上系一条围巾,觉得这样很潇洒。后来,有位大臣上朝,也系了一条白色的围巾,并打了一个漂亮的领结,路易十四国王见后,眼前一亮,大加赞赏,并立即宣布将领结定为高贵的标志,还下令以后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。
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,由于深受罗马军装穿着形式的影响,皇家军服在领口处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系结作为装饰。后来,原本的领结被一种较小的高领圈取代,上面缀有皱褶。而在领圈的底部系上长形黑色缎带,是当时时髦的打法。后来,领带渐渐变宽,并流行了近一个世纪。1930年,领带的外观才变得和今天领带的模样相似了。1949年,当时颁布了一条规定,不打领带的绅士不能进入正式场合,从此领带成为了社会地位的特殊符号。19世纪末,领带传入了美国。美国人还发明了细绳领带(牛仔领带),当时黑色的细绳领带是美国西部、南部绅士的典型配饰。如今的领带基本上是沿袭了19世纪末的条状款式,45度角斜向裁剪,内夹衬布,色彩图案丰富多彩。